学校召开青年科研人才座谈会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陈微微发布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2408

10月10日,青年科研人才座谈会在朝晖校区邵科馆二楼国际会议厅召开。会议聚焦“有组织地做有用科研”的科研理念引领,提升青年科研人员学术视野,打造鲜明学术标签,鼓励组建创新团队,进一步促进青年科研人员高质量成长。 学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副校长郑华均,学校党委委员、科研院院长胡军出席。

蔡袁强在会上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此次座谈会的形式。他说,今天青年老师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成才成长和组建融入团队的情况,相关职能部门汇报了学校人事人才和学科科研的政策与规划,大家面对面一起围绕会议主题作了充分探讨交流,并对如何围绕团队做好科研谈了三方面的认识和建议。

第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国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广大青年教师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战略指引,树立“有用科研”理念,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聚焦“国之大者”,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主动挑大梁、当主角、显担当。

第二,学校科研已从量的扩张发展到“稳量提质”的阶段,低水平的重复的“生存科研”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体学术生涯的发展,分散学校有限资源,也会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初心、学术理念,甚至对学校学术文化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广大青年教师要从散兵游勇的个体行动向创新团队组织化发展的模式转变,尽早融入或组建科研团队,拓宽学术视野、明确学术方向、凝练研究特色,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打造标杆性成果,不断擦亮鲜明的学术标签。

第三,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协同配合、群策群力,围绕青年科研人员深层次的成长与发展,有组织地推进相关政策引导与支持工作,共同为青年教师营造“人人有学科、人人进团队”的团队文化。要广泛听取意见,定期会商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健全完善科研及配套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具有工大特色的全链式“有组织科研”模式。

郑华均在主持会议时指出,青年教师进校后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怎样融入到创新团队,融入到自己相对应的学科研究领域,这是学校和青年教师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些现状学校将分层次来推进青年教师成长与进团队这项工作。一是围绕40岁以下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大比武。对评选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建库培养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二是围绕具有较高水平的青年教师,学校也将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助力优秀青年教师能够早日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早日成为所属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

会上,材料学院陶新永、环境学院张士汉、机械学院彭光健、信息学院陈博、材料学院佴建威等5位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分别围绕青年人才如何科研成长路径、青年带头人如何组建创新团队、青年教师如何融入创新团队和青年教师如何明确学术方向作主题交流。

发规处、研究生院、科研院、人事处、人才办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会并围绕青年人才成长规划及相关支持政策主题作专题汇报。理工类各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分管科研负责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